为主动,的确可以抢占先机。
引发卫所兵士哗变是大罪,可换个角度说,孟少卿以斩杀三个武官为代价,压下了卫所兵士的哗变,也是大功一件啊!
无旨杀官,肯定要被朝臣攻讦,不知能不能功过相抵,让少卿大人免于被问罪?
这当头,就要看皇帝对少卿大人有几分信任了……由谁回京面圣也很重要,寺正上前两步,主动请缨:“大人,下官愿带着三具尸首回京,替大人去御前分辩!”
孟怀谨对寺正也展现出了信任,同意了寺正的请求。
“本官就将此事托付给凌寺正了!”
三颗头颅被简单处理后,装在了木匣中,由凌寺正快马带回京城。
孟怀谨送凌寺正出发前,又交给凌寺正一个油纸包,再三叮嘱凌寺正在路上要保重:“煽动卫所兵士哗变的人,一定会试图阻止你回京,你要万分小心!”
“下官定不负大人的托付!”
凌寺正也豁出去了。
少卿大人一个人把杀官的罪名担下了,让大家在兵士哗变中没有任何损伤活了下来,凌寺正也知道带着头颅回京必有危险,可那又如何?
说得狭隘些,是仕途经营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,不愿冒风险,那就只好看着他人升官。
说得无私些,大理寺的官员都惧怕宵小,那也不配身上的这身官服了!
凌寺正带着三颗头颅和二十多护卫队伍回京了。
凌寺正在孟怀谨的建议下,放弃了走水路,选择陆路回京。一路快马而行,除了在驿站换马,都不敢歇息,也不去碰来路不明的水源和食物,坚持到通州驿站都没遇到什么麻烦。
凌寺正想着回京在即,更不敢放松警惕。
可百般提防,在通州驿站给换马时,他们仍是中招了。
驿站准备的马,不知怎么回事,口吐白沫,集体拉肚子站不起来,而凌寺正等人骑来的马,又体力消耗过头,没有几个时辰的休息,无法恢复精力继续骑行。
“寺正大人,为今之计,只有在驿站稍作休整……”
“不行!吾等在驿站休息几个时辰事小,耽误了回京为少卿大人分辩事大,必须立刻启程,无官马可用,就去征调民马,这里是通州,不是穷乡僻壤,本官不信找不到可用之马!”
凌寺正并不妥协。
最终在驿站驿丞的帮助下,找到了八匹马。
凌寺正权衡一番后,骑着八匹马也要继续进京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