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,不仅仅代表着朝廷的脸面,更是用实打实的战绩,硬生生杀出来的。
论剑法,华山剑首是自己的手下败将,论实力,自己脚踢狄仇,掌掴皇储。
论名望,哈哈哈,不好意思,自己这位宣国余孽,为国复仇,战功赫赫,临安城门下献首,家国大义自己占全乎了。
那些江湖宗门,纵然是有心来抢自己手上的先天神胎,恐怕也要掂量掂量,自己够不够那个分量。
更何况,虎门血案这件事的动荡还远远没有结束,这个屎盆子扣在了元气神教的脑袋上,以至于许多隐世不出的江湖高手,根本就不会来顾忌徐童,而是调转矛头,去对付元气神教。
若不是北蛮还有萧乐山坐镇,恐怕这时候的元气神教,早就成为江湖人士所争先讨伐的目标了。
自己一行人来的早,估计许范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到,所以就让大军在邺城外驻扎,老白在军中坐镇,自己则带着上了几个亲卫进邺城去逛逛看。
还未进邺城的大门,邺城太守就已经带领下属官员在城门外等着了。
饶是一方太守,可此刻见到了乘骑在战马上徐童等人,也不得不躬身参拜。
这也就是徐童有这个分量。
换做其他将领,人家太守官职比你还大的,能来接你都算是看得起你了。
况且大乾重文轻武,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。
否则吴介入宫怎么会对那块禁武碑怨念那么大。
也就是宣国被灭之后,武将的地位才在许来的努力下稍稍地提升了一点点而已。
不过徐童就不一样了。
他在西湖上做的诗,已然是传遍了大江南北。
引得文人骚客们一阵叫好。
加上徐童所扮演的杨洪原本在宣国就是有功名出身,所以在许多文人的眼里,徐童是文化人出身,是儒将,不是那些大字不识的泥腿子。
这一点不管朝中那些喜欢不喜欢杨洪的大臣们也绝对不会否认,毕竟这是在给自家脸上贴金的举动。
“卑职邺城太守曹俊,拜见神武侯!”
曹俊拱手一拜,目光却是没有从徐童的身上移开过,眼神里写满了崇拜之情。
在古代,有三大浪漫,书生投笔从戎、少年仗剑江湖、半夜寡妇开门。
毫无疑问,徐童便是成功地实现了其中两大理想。
引得曹俊为之神往,心生佩服。
徐童还是知道规矩的,赶忙下马回礼,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